秋天应该怎么钓鱼?秋季选钓位,方向不对没鱼窝,深浅不对没吃口
春秋两季是公认的钓鱼旺季,但是两个季节的鱼情差别还是非常大的,春季比秋季钓鱼的难度更小一些。这是因为春季是鱼类从深水到浅水觅食的季节,鱼的体力不足,钓起来容易,遛起来也容易。秋季的鱼体力就非常充沛了,从全年的角度来说秋季是鱼类最肥的季节,因为入冬之后很多鱼就会停口,靠着脂肪熬过冬天。春秋两季都属于气温变化幅度大的季节,所以鱼情的特点是好但是比较乱,鱼情乱的本质是水温对鱼情影响极大。
一、风向
钓鱼是必须考虑风向的,除非一点风也没有,不过经验告诉我们,从晚春开始至少到秋季的中段,只要没风鱼基本都不好钓,因为刮风能够提升溶氧,在水温不低的季节高溶氧是鱼类活性的关键因素。所以说无风不钓鱼,大风钓大鱼的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。有风的天气出门钓鱼,是钓逆风还是钓避风呢?这个就要看气温条件了,气温高自然要钓逆风,气温低最好是钓避风。而秋季总体来说还不能说气温低,理论上是钓逆风为主。但是需要注意深秋多大风天气,在深秋水温已经比较凉时,逆风还是避风溶氧差别已经不大了,所以深秋最好是找避风的位置。
二、朝向
朝向可以说是东南西北,还有向阳和阴凉两种。在秋季一般来说是不建议钓北岸、东岸的,因为光照比较强时,水面反光会非常严重,人是很容易被晒伤的。秋季跟春季完全不同,要是春季最先有鱼的地方一定是向阳的方位,采光充足意味着水温更高,食物更多而且出现更早,这个并不适合秋季。钓阴凉还是钓向阳,同样跟气温条件有关。初秋太热,最好是钓阴凉,桥洞里面是首选,树荫下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但是初秋气温比较高,其实阴凉、跟向阳的水温差距并不大,不过到了仲秋阶段时温差开始变大,阴凉和向阳就完全不同了,阴凉位置显得更加凉爽。深秋向阳、阴凉差别不大,那就不用纠结了。
三、地形
地形上的变化也非常比较好理解,秋季随着气温下降,鱼类的觅食逐渐增加,觅食范围就会变得更大,那么就会经常路过鱼道路线上的特殊地形。可以这样说,鱼情变好的结果就是原本经常在鱼窝地形躲着,变得更多时间在鱼道路线上巡游,这就是觅食增加的结果。所以从地形的角度来看,秋季是从鱼窝地形,比如桥洞、树荫、深浅水、活水等地形,逐渐到铧尖、湾子两侧等地形的变化过程。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选择地形,鱼进食的时候肯定不在鱼窝,鱼要是不觅食的时候在鱼道地形上肯定碰不到。不过这个适合底层鱼类,中上层没有鱼窝也没有鱼道,位置往往受到食物丰富程度的影响。
四、深浅
钓大鱼是不能钓浅水的,除了春季,因为只有春季是鱼类饿了一个冬季,变暖之后到浅水取暖觅食的,这是春钓滩的由来。虽然秋季也有钓边的说法,也是钓浅水的意思,但是水浅不安全,秋季的鱼虽然对食物需求比较旺盛,但是不像春季一样饿了一个冬季,关键也没有取暖的需求。所以秋钓边对应的是夏钓深,只是比夏季钓得更浅一些而已,还没到钓浅滩的地步。其实钓深钓浅在任何季节都不是绝对的,春钓滩,早春明显不能钓浅水。夏钓深,夏季雨天、晚上也不用钓深水。冬钓深,初冬钓鲫鱼为主,浅水才是食物丰富而且暖和的区域,所以初冬也能钓浅水。
秋季总体来说,的确是从深到浅的变化,其实鱼窝到鱼道的变化本来就是深水到浅水的变化。选择钓位讲究逐温、逐氧和逐食,对于初秋来说逐温又逐氧,仲秋阶段逐温、逐氧又逐食,深秋几乎只考虑逐食。敬请关注收藏点赞,每天准时更新,谢谢各位钓友!
作者:天天爱钓鱼